防疫课堂|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发布者:孙伟发布时间:2022-03-17浏览次数:9719

一、疫情期间学生时间管理出现的问题

近期,各地陆续发布学生延迟返校、“停课不停学”等通知,许多学校已经或者逐步开始组织学生在家学习。

面对今年受疫情影响被迫延长的假期,很多学生在身心反应上还是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众所周知,学生在假期通常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会把时间安排给自己平时想做的事情,比如以往的假期里,他们一天可能会安排学习、出游、聚会、游戏、休息等内容,比较丰富,并且从中收获愉悦感、充实感和满足感。而这种假期惯例在今年被打破了,平时比较自律的人,居家会寻求替代性活动,比如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充实自我,而平时对时间管理上缺乏意识和方法的人则会陷入一种卡顿或者停滞。

近期网络上有一个堪称“宅”家过年的灵魂拷问:“今天是星期几?”很多人一下子都被问倒了。这反映出人们在减少社交活动后对时间的掌控丧失了迫切感,许多学生每天的活动内容基本可以归类为睡觉、刷手机、吃饭,甚至连自己的卧室门都很少出,对时间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有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假期状态的:起初每天的作息还算比较规律,白天安排了一些外出或者兼职活动,而在疫情发生、出行受限后开始颠倒日夜,晚上一般要刷手机、玩游戏到凌晨二三点才入睡,而白天睡到自然醒,甚至到了下午。有学生表示,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假期计划,到后来就没法坚持了,效率越来越低,最后心累地选择得过且过。在对近期自我时间管理的情况进行打分时,满分10分,她打了3分。因为原先大部分的计划没有完成,所以感到不太满意,同时对过两天开始的居家上课感到焦虑、自责。她提到,学校将进行网络授课,每天上午8点准时上课签到,而自己所在地区早上8点还没天亮,而自己晚睡晚起,这是当前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大困难。

二、疫情期间,不少人开始重视时间管理,但为何最后的执行效果不佳呢?

从方法上看,一些人的时间管理方法只是停留在备忘录上,把要做的事情简单罗列或者直接设置闹铃提醒。这种简单的做法,其实是对时间管理的误解,反而造成自我行动的受限、生活品质的下降,却无益于时间的高效利用。

从心态上看,疫情期间,一些人的生活安排处于比较无序的状态。潜意识告诉他们,“特殊时期可以放过自己,不想做的可以不做”或者是“事情是做不完的,明天再说”,这种防御机制让他们获得短暂的放松,但时间一久,会发现原来自己有好多事情没有做,而时间已经浪费了许多,产生更加焦虑、自责的情绪。

从习惯上看,一些人平时就存在拖延的习惯,而拖延产生的原因往往有两个,一个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没有信心开始,希望自己做好万全准备,把大量时间花在做计划上,是过于完美主义的表现;一个是认为自己能做好,肯定可以按时完成,晚点再做也一样,则是自信过头的表现。

三、居家上课的同学们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时间管理呢?

首先,厘清时间管理的目的以及与自己的关系,找回对时间的掌控感。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时间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束缚我们的行动,而是提升我们对时间有序、高效的利用,这其中是有规律和技巧可循的。时间管理不需要面面俱到,也不要求一步到位,最终还是要为执行服务,为自己服务。

其次,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做好心态建设。一是在投入做事之前,可以预想自己处于最佳的状态时的画面,告诉自己“当我完成这件事时,我会获得更多的信心,这种感觉很棒,并且会让我持续下去,”比如我们在收拾屋子前,可以先在脑海里设想收拾完成的画面,预演整理的过程,这将帮助我们催生出与之匹配的行为;二是当自己完成一些小目标或者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及时肯定自己,适当地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不断强化自己的积极行为。

最后,对“拖延”的不良习惯宣战。一是可以确立一个可操作的务实性目标,并分解成短小具体的小目标,再按照“轻重缓急”四象限来划分各个事项;二是每天利用5-10分钟来梳理自己的完成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的人会给自己设置任务下限,比如每天至少要解决哪些事项,可以作为自我检视的参照;三是觉察自己拖延的借口,当脑海里出现拖延的借口时,把它作为自己开始行动的信号;四是在居家学习期间与自己的同学或者舍友建立合作学习关系,每天分享交流自己的计划内容和实施情况,达到相互督促、相互鼓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