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 门口效应

发布者:孙伟发布时间:2021-10-18浏览次数:3365

有以下情况的小伙伴举个爪:

你和朋友一边走路一边聊天,聊着聊着,然后,“诶,我刚想说啥来着?”

准备去房间拿某个东西,结果一进门,脑袋突然断片,然后发出了疑问,“我进来是要干嘛来着?”

每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你会不会觉得是自己老了,记忆力下降了,又或是怪罪到晚上晚睡害的脑子转的慢?

但其实,和这些一点关系也没有!要怪的话,还是怪门吧。研究发现人在经历环境变化时,就有可能会遗忘一些事情。来自诺特丹大学的心理学家加百列·雷万斯基教授提出:当人们经过一扇门时,便可能会诱发一次遗忘,哪怕那是一扇虚拟的门,这称之为门口效应Doorway effect)。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教授安排学生们分别在过门不过门”的条件下去完成物品的摆放与收纳作业,结果发现,在行程距离相同的前提下,相较于在同一房间中作业的学生而言,穿过房门的学生更容易忘记自己的作业目标,他们每穿过一扇门,反应就会变慢一些,记忆的错误率也会随之逐步攀升。

毫不起眼的门竟有如此魔力,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我们的大脑在任何时候都担负着“识别与处理各类信息”苦逼任务,因此当它接收到大量全新的信息时(也就是当我们接触到新环境时),为了不让自己过载,大脑则会将一些“它认为没用”的信息(也就是一些旧环境中的信息)扔向一旁,以此着重处理当下的事件。

而普普通通的门檐便是新旧环境更迭的“事件边界”,一旦穿越了这个有形或无形地边界,大脑便会做好“删除旧信息,迎接新信息”的准备,而一些记忆便悄无声息地被扔掉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猛地从裤兜里掏出手机,却一下子忘了要干啥;脸上带着口罩,却在包里和口袋里寻找着它;打开冰箱拿起橙子果汁喝了一半,才发现自己其实想喝葡萄味儿的。

所以说,放心吧,这不是健忘症,它反而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大脑正积极地运转着:适度地为自己减负,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专注于解决当下所面对地巨大信息群,只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察觉到其潜在的风险。

这甚至是一种可供我们思讨研习的优秀品格不是吗?真没想到,有一天大脑也能成为教诲你我的生活导师

想想看吧,这一生中,我们得经过多少扇门呢?在踏过这些门檐时,哪些被淡忘了,哪些还怀揣着?

在这反反复复的进门出门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光景,又把什么遗留在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