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 摆脱手机依赖

发布者:孙伟发布时间:2021-11-12浏览次数:3738

现代社会,手机仿佛被施加了一种魔咒。无论是学习、工作间隙、或是任何小段零碎时间,只要我们打开屏幕,面对几十上百个软件上面鲜红醒目的小红点,带领我们通向热门的视频,精彩的照片,无数的热搜。指尖跃动之间,几个小时的时间转瞬而逝,恍惚间真让人觉得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小小的盒子拥有无穷的魔力,人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毫无意识,停止不了。

而从前的生活,我们面对的是平静的书桌,一本书籍,一张报纸,一部电影。信息的获取是有尽头的,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像浪潮般奔涌而来,无数夺人眼球的热点在昙花一现后成为阳光下的泡沫,后续的波涛却不会停止。新鲜的事物不断刺激人们的感官,玩手机时,停不下来似乎是我们的天性。大脑沉浸在多巴胺带来的快感时,却不负责快乐本身,利用手机泛泛地娱乐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反而会打乱我们正常工作生活的节奏,给人带来焦虑、空洞、迷茫等的消极体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对手机如此上头?

或许,我们可以把目光看向时间知觉的失灵与身体感觉的消失这两大元凶。

心理学上有着时间知觉的概念 所谓时间知觉是指一个人对时间的流逝或对事件持续时间的感知的主观经验,在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环境中会有显著差异。 时间知觉反映了人在时间感上的相对性。虽然时间是客观的,但是人对时间的感知却是主观的,有时感觉“光阴似箭”,有时却是“度日如年”。就如爱因斯坦的比喻那般,1分钟与 1 小时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给予人类个体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因而导致个体对时间的感知产生了变化甚至是扭曲。所以人们总是在手机中迷失了对时间的感知,而在学习时却感觉时间的流逝仿佛滞缓了。这一现象其实也可以用人的注意力机制来解释,例如我们在人群中找寻朋友时,就会打开大脑内部的“阀门”,大脑虽然能接受视线范围内所有事物的颜色、形状、纹路等等,但却会忽略一部分信息,选择性的处理信息,例如每一个人的身材、发型、衣服颜色、五官等等,而且注意力集中在视线的焦点内。同理,当我们玩手机时,注意力都集中在有趣,多彩的信息上,对周边事物乃至时间流逝的感知能力便被手机分散了,最后使得我们难以察觉到时间的流失。

这种注意力机制还会使我们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许多人在手机上阅读网络小说时,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到小说角色中,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经历了各种爱恨情仇,体验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方式和小人物逆袭的爽文套路,会让更多人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身体的感受(如饥饿、口渴、疲惫等)的意识就会下降,也就容易为手机痴狂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学习对时间的控制对我们的生活意义深远,无论是对学习工作生活步调的掌控,还是在学习技能,如弹奏乐器时对节拍的把握、按摩时的节奏控制等等,对时间的精细觉察都是决策和行为控制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做法来摆脱上瘾式玩手机,减缓时间的脚步。

提醒自己走出上瘾的状态

正是由于手机带给我们的丰富而又源源不断的刺激,让我们忽视了时间和身体的变化,既然我们容易沉浸其中,不如建立外界的提醒,使自己有意识地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让清醒与理智回归。

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

无序的生活更容易导致对时间的迷失和对身体的忽视。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工作任务的数量应该有所限制,并安排好轻重缓急,让一切回归正轨。

当我们制定好每日计划,努力将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也就不容易陷入虚假的欢乐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