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者:朱琳发布时间:2024-04-02浏览次数:10

一、聚焦立德树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一)存在问题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亟需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与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工作研究等方面有待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和品牌有待进一步凝练和打造。

(二)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资源、创新工作形式、内容,加快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打造育人亮点,全面提升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三)工作措施

一是聚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全力办好学生成长成才展示日活动,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学生、家长、校友、学校良性互动沟通的平台,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亮点和特色。二是持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三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聚焦学校大思政格局构建,扎实推进2023-2024学年“融入苏城”主题教育活动,全力打响我校融城思政教育学生工作品牌。定期开展各学院“融入苏城”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汇报,动态掌握项目推进整体情况。强化资金、宣传保障,进一步压实二级学院主体责任。探索“四季成长陪伴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将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有机融入,打造苏州城市学院学生工作新品牌。四是抓好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抓住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等节点,创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抓住学期中时间节点,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学生代表座谈会等。继续用好重大节庆日,精心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五是有序推进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学生工作分中心工作建设,探索具有苏城院特色的大学生网络思政路径。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合二级学院学生工作新媒体账号,创新构建校院两级学工体系网络思政新媒体矩阵,在挖掘榜样典型事例、宣传校园文化、讲好城院故事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力支持我校学子原创富有青春气息、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作品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积极推进“融媒思政”教师工作室建设。六是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建设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在校内外积极挖掘“五老”资源,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做新做活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

 

二、聚焦高质量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打造“三全”精准育人模式,提升立德树人质效

(一)存在问题

行为学分管理相关制度文件修订后有关创新举措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和推进,行为学分评定委员会指导和引领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各二级学院行为学分评定小组工作尚未有效实施和运行。二级管理模式下,虽然各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各有特色,但是面向班级评价的量化考核体系尚需结合各学院特色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二)目标任务

聚焦“数智+”思政,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学分管理制度在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层面的贯彻落实,注重提升师生体验感,引导学生通过客户端主动参与行为学分加分及反馈,大力提升思想行为、网络行为的考核点和数据量,充分发挥行为学分管理体系的正向激励育人作用;健全二级管理模式下班级工作制度规范,密切校院两级常态化沟通,结合各学院特色制定符合各学院院情的班级量化考核实施办法。

(三)工作措施

一是系统梳理厘清需要部门协同和联动的各工作事项清单,梳理面向二级学院和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清单,通过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高质量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二是围绕行为学分构建“三全”精准育人模式,坚持党委领导,一体构建、系统实施。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推动行为学分领导小组、行为学分评定委员会、学院行为学分工作小组工作职责的有效落实,定期召开会议,指导行为学分工作开展并及时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在做好充分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召开行为学分工作专题推进会,总结和探索学生行为学分管理工作提效升级的有效路径。四是在院校两级开展行为学分知识竞答、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行为学分管理办法的宣传学习。五是结合学工系统建设推进,不断完善行为学分管理系统的升级维护,重点提升用户体验感,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更新。六是密切院校两级沟通,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积极探索适合各学院特色的班级量化考核工作方案,切实做到一院一方案,既考核基于所有班级共性的行为数据又考核基于学院专业特色个性的行为数据。七是对接各学院做好日常学生个体行为数据及班级量化数据的生成、审核及统计工作,切实体现大数据的量化评价服务育人效能。八是根据学校数字化推进情况,调研建设智慧学工系统,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赋能提质增效作用。

 

三、聚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深化“1335”“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

(一)存在问题

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校级层面的统筹和各部门的协同有待强化,先行试点的第一、第二社区运营的实际经验尚未凝练总结,党建引领作用彰显度不够,基础设施、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尚存短缺。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扛起政治责任,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部门具体统筹安排下,以双班主任制度为牵引,持续深化第一、第二社区运营,不断总结经验,辐射、带动其他学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对表持续强化全校各二级学院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思想认识。二是进一步按照《苏州城市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工作清单》《苏州城市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进方案》等文件要求,不断完善优化,自主试点工作方案,着力在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条件保障上落实落细学校建设要求。三是进一步向学校梳理、反馈,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客观环境、空间要求,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有序推动后期的试点工作。四是紧扣“学校即社区 社区即学校”的建设理念,精心策划开展苏州城市学院第一届学生成长成才展示日活动,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学生成长成才引领效能、全方位展示我校学子的青春风采。五是推进“双班主任”制度走深走实,试点落实二级学院和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第一班主任工作,实施第一班主任工作事项清单制,形成常态化方案。六是不断创新和深化学生民主管理工作模式,用好“线上+线下一站式民主议校平台,持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四、聚焦学工队伍能力提升,系统构建培训激励考核体系,推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存在问题

面向二级学院实体化运行的学生工作团队架构有待健全与强化,专职辅导员队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年龄普遍较为年轻、处理突发事件缺乏经验,与之匹配的培训激励考核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校--班”三级学生工作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以专兼职辅导员岗位职责的厘定和辅导员年度考核实施办法为牵引,依托学工论坛、辅导员沙龙、实践研修、专项培训、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理论研究课题、思政理论课等多元形式完善培训、实践与考核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校辅导员、班主任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确保理论水平有新提升、党性修养有新增强、实践能力有新突破。二是建立健全“校--班”三级学生工作体系,立足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完善分类分层的学生工作队伍培训体系,促进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工作协同。三是建立健全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依托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等开展系统培训。四是多措并举,动态赋能,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主线,聚焦中心任务和核心能力,每学期举办2-3次学工论坛和辅导员沙龙,开展辅导员评优活动,组织动员辅导员参加各类比赛,鼓励辅导员申报各类课题,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五是扎实推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特色、突出重点、对标建设,努力打造活动特色化、项目品牌化、建设成果化、辐射广泛化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形成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研究成果。六是贯彻落实《苏州城市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办法》《苏州城市学院专职辅导员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苏州城市学院专职辅导员岗位津贴实施办法(试行)》要求,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日常管理和激励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充分调动一线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聚焦育人育心,全方位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一)存在问题

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缺乏制度支撑,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健全,政策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目标任务

围绕精准资助主线,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具有苏城特色的发展型资助工作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是夯实基础,精准资助,提升水平。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培训,熟悉资助工作的政策、流程以及各项规范,着力做好贫困生身份认定、复查工作,在“精准”上下功夫。利用大数据 “监测”贫困学生真实经济情况的水平,最大程度做到对贫困学生的“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帮扶”。二是开展并做好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指导意见》,积极响应省教育厅部署,建立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制度,起草出台《苏州城市学院发展型资助育人实施方案》。在保障物质资助的基础上,为身心发展、学业修习、综合素质、升学就业等面临困境的学生,提供针对性、可选择、精准有效的救助性教育,帮助困难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更好地获取教育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强化学院主体作用发挥,进一步加强资助宣传、课题研究、队伍建设等工作,打造“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的学生资助团队,提升我校资助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学生自律自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明教育、诚信教育,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律自强。同时,加强违纪学生的跟踪反馈,帮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早解除处分。

 

六、聚焦心理赋能、启智润心,纵深推进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呵护学生身心健康

(一)存在问题

当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呈现活动类型多、持续时间长、活动教育主题分散、活动影响力小等问题,不能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品牌。宣传途径单一,宣传效果不足。硬件设施有待改善,心理咨询工作力量短缺,学生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督导及培训体系,诱发职业倦怠,辅导员心理辅导及危机处理技能及经验普遍不足。

(二)目标任务

整合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合力,将整体活动贯穿全年。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我校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做好日常个体心理咨询,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及学生干部队伍的能动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切实有效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落实学校“润心”行动方案,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时间及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实现“月月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全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各学院“一站式”二级心理工作站的优势平台作用,指导各二级心理工作站结合月度主题,根据学院学生特点针对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将活动办进社区、办到学生身边。三是拓宽宣传渠道,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及兴趣爱好,依托“苏城学声”新媒体平台推送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成果。四是扎实推进日常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强化硬件建设,提升环境布局,增强个体心理咨询的外部支撑。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有效运用校内外各类心理测评软件,做好各类心理测评工作,切实满足学生日常个体心理咨询需求。落实“校院两级心理档案制度”,做好校级心理异常人员档案库、学院心理异常人员档案库的建设及维护工作,切实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策”, 加强心理易感人群追踪反馈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动态危机。五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针对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进行分类培训,丰富心理保健委员等学生干部队伍培训活动,加强与二级心理工作站的交流和指导,形成“四强化四提升”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

 

七、聚焦优良校风塑造,以学风建设和宿舍文明工程为抓手,持续助力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

(一)存在问题

二级管理模式下,各学院开展日常学风检查、宿舍卫生检查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发现问题的反馈和处理不够及时,存在检查为主,反馈及教育引导为辅的情况;校级层面的学风检查、宿舍安全卫生检查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协同性不够,缺乏有效沟通,整体工作效率较低;“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创建存在过程性管理和指导不够完善的情况,存在极小部分“赶工”“凑数”参赛情况,缺乏校院层面的过程性指导。

(二)目标任务

完善校院两级日常学风、宿舍检查制度,通过科学规范的外在监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鼓励同学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评促建,加强各学院在“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创建中的过程性指导,充分发挥优秀团体的模范示范作用,共同助力文明校园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是对接各二级学院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各学院实际科学制定符合学院特色的校风、班风、学风检查管理制度,在常态化检查的基础上做好检查结果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加强职能部门与学院的协同联动,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范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校级学风检查工作,提升反馈的时效性,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结果,真正发挥外在监督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作用;三是继续开展“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创建评选活动,进一步优化创建评选流程及规则并加强过程性指导。四是多元途径展示优秀集体的事迹,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进班宣讲等形式提升宣传教育成效,以评促建,充分发挥优秀团体的模范示范作用。

 

八、聚焦国防教育,协同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存在问题

育人理念落实不够深入,协同育人的整体发展不够均衡,国防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目标任务

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

(三)工作措施

一是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汇聚爱国强军青春力量创建苏州城市学院退伍大学生发展协会,深化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建设。二是深入推进“浸入式”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深度嵌入“一站式”学生社区,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环境营造、机制保障和全员参与,丰富大学生国防安全教育形式。三是切实做好2024年度征兵、军训工作,发挥退伍大学生士兵榜样示范作用,做好征兵政策宣讲,多种渠道普及国防知识,强化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奉献、参军报国的热情。